2)第291章 您是不是有误解?_影帝从高考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牺牲品,竟在自以为反抗父权的过程中,一步步黑化,最终成为父权本身?

  为了让同性恋人重生,哄骗一位深爱自己的女性成为代孕工具;为泄私愤,不惜将一个无辜的底层人囚禁;甚至编造出一个虚假的家,并成为名义上的父……

  屠龙者终成恶龙,

  受害者转眼间已黄袍加身,成为下一个施害者。

  想到这里,苏泽忍不住暗自摇头,平心而论这部作品有点浪费几大实力派演技,包括看似强势主导的郭天王!

  至于陈正道口口声声说的希望观众走近每个角色,用心体会内心恐惧?

  拜托,这不是电影塑造人物的方式好嘛!

  起码一部时长有限的商业类型片不具备这样的空间。

  电影总有主角、配角和工具人之分,观众真正能“走近”并“细细观察”的只能是主角。

  可秘密访客一家五口,你能确定谁是主角谁是配角吗?

  五大主演戏份权重几乎持平,复杂纠葛的内心活动同样隐蔽,除非那些记忆力、理解力超群的所谓观众,走近每个角色细细观察几乎是个不可能的任务。

  以苏泽拍摄悬疑片的经验,秘密访客采取的是“猜谜——解谜”的嵌套结构。前八十分钟都是谜面和伏笔,只为后三十分钟的解谜和真相服务。

  而这些角色之谜、情节之谜不是抽丝剥茧循序渐进逐个拆开,反而放到最后集中统一破解?

  如果影片采纳这种结构,那先前各个角色各不相同的背景、经历、心路就必然得是兜住的,换句话说人设必须立得住!

  全靠只能通过隐晦表达的台词跟细节,在人物的身上虚晃一枪,提醒观众注意而无法交代清楚所谓隐喻……

  根本不够看!

  比如苏泽能想到的一场戏:张紫枫将冰淇淋递给汪太太,结果她的手一松,勺子掉地上。

  只有当观众看完全片用心去回忆,才可能明白这一幕是什么意思。

  哦,原来是怀孕的汪太太早就有逃离之心,张紫枫以掉落的勺子来暗喻她?

  该放手时就放手!

  是不是听起来挺巧妙?

  可问题是当这幕发生的时候,观众还不知道汪太太的孩子压根就不是汪先生的!

  这种信息不对等产生的结果就是:在观众眼里这个家庭氛围古怪、家庭成员貌合神离,对张紫枫与汪太太的真实身份和心照不宣的默契一无所知。

  你们这是在搞什么!

  身为观众同样不知道荣梓杉弟弟几次三番想要给张紫枫姐姐吹小号就是不听是什么意思?

  也不清楚张紫枫为什么要三番五次跑进地下室跟段奕宏这个杀人犯敞开心扉,甚至还化妆穿着内衣?

  整整八十分钟都由这样一个个谜语、符号和隐喻组成?

  苏泽明白陈正道设计所有都是为引爆最后谜底,但是……

  这根导火索有点太漫长了!

  站在观众角度,我知道这个家庭的故事大有文章,但就是猜不透这个故事,甚至看不清它的走向。

  我也知道每个演员都很努力地演,传递出很微妙、很复杂的情绪,可就是看不出这些情绪的目的。

  而导演最终对观众提出的要求又是:你们一定要把前八十分钟那些不知所云、莫名其妙的细节全记住!

  这样等到老子揭开谜底真相大白的时候,再去回忆先前的伏笔隐喻,细品演员的精妙演技肯定会拍案叫绝回味无穷!

  陈老哥,

  您对观众是不是有什么误解?

  请收藏:https://m.2022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