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四章文帝有意重立杨勇箭在弦上一触即发(2)_隋炀帝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杨素派人传令柳述改动,柳述常傲慢地对来人说:“回去告诉仆射,就说柳述懒得改动!”更有甚者,柳述还不时地在皇上面前密告杨素的短处,使得皇上对杨素也有些疏忌。

  杨素虽然十分恼火,却碍于皇上和公主的情面,不好对柳述怎样。但是在心里,两人的积怨越来越深。

  这就是杨广相信杨索定会与自己一起对付柳述的根由。

  这时,杨广提笔写了一纸便笺:“天籁如有得,愿报一二闻。”

  便笺写好,杨广交给一个心腹侍从,命他将便笺藏好,悄悄给宫前的杨素送去。

  柳述拷打和禁闭烧烤野兔的士兵,在他属下的禁卫中引起了愤愤不平。许多官兵认为,他们平时的日子够清苦了,烤一只野兔解馋算不了什么。再说,那野兔的确不是猎杀。退一步说,就算是违禁狩猎,即便按军法从事,也该是打了不罚,罚了不打。现在几个人都遭受一顿毒打,还要罚禁闭,于理于法都说不通。

  这些官兵多有平日因小事受到柳述责罚的,早就按捺不住,都想找个人替他们出出气,杀一杀柳述的骄横。他们想到了杨素。朝臣中惟有杨素敢于出面管这些事情。杨素资深功高,位在柳述之上,而且他是领过兵的大将,以宽严得体,奖罚分明著称。他很能体恤官兵,微功必录,却不计小过,只对那些临阵退却者斩杀不饶。所以他的部下既畏惧他,又顺从他,拥戴他。

  十几个禁卫官兵找到杨素,将柳述屈打士卒,又加禁闭的事详细禀告,求老将军出面说情,将受屈的士兵释放了事。

  杨素听了官兵们的诉说,气恨恨地骂道:“这种纨绔子弟怎么会治军!”

  当即答应了官兵们的请求。话一出口,却想起了一件事。年前,皇上赐给他一道敕书,上写:“仆射乃国之宰辅,不必躬亲细微,但三五日一度到省,评论大事。”

  从字面上看这道敕书,是皇上对杨素的体贴关怀和尊重。他可以不必像其他大臣那样每日赴署衙坐班理事,只需三五天去尚书省一次,管管大事就行了。但杨素心里明白,实际上是皇上夺了他手中的一部分权力。之所以有这道敕书出来,与柳述在皇上面前报进谗言有关。

  杨素想,责罚违纪士兵,不管在不在理,合不合法,毕竟是件小事。若因此去找柳述,他完全会以皇上的这道敕书为盾牌,把自己挡回来。那样,说情不成,反而落个没趣。

  杨素有点后悔,刚才不该听了官兵们的陈述,就贸然应允为他们出面说情。堂堂仆射,一诺千金,既然答应了,岂能食言无信?他又一想,不对,执法用刑,下关黎民,上关国典,怎么会是小事!皇上在敕书中就尊我为“国之宰辅”,当年皇上受禅登位之初,就诏我参与制定隋律,有关执法

  请收藏:https://m.2022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