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471章 城外留宿_带着仓库到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他看看僧道们,却问道:“没进城?”

  “檀越是……”

  来人缓缓说道:“在下世俗人,诸位在城外却是在下的罪孽,多有得罪。”

  几个老和尚和老道士眼中多了精光,然后纷纷行礼。

  “吃饭吧。”

  来人去了楼上,稍后下来时,却已经是沐浴过了。

  “客人吃些什么?”

  “面条。”

  那些僧道大多都吃好了,这十余人各自坐下,等着饭菜。

  几个吃完饭的小吏在剔着牙齿,说着蘑菇没发好塞牙之类的闲话,目光在这十余人的身上转动着。

  吃了面条,那个被叫做老爷的男子起身去了外面。

  “外面夜禁!”

  一个小吏懒洋洋的说道,眼中多了警惕之色。

  另一个小吏悄然走进了阴影里,然后消失。

  那人说道:“今夜不该禁。”

  他当先出去,身后的十余人紧紧跟着。

  二楼那些僧道都在看着,有人说道:“这人在找死,等被那些巡夜的军士抓到,又恰逢册封太子的时候,多半是要被流放了。”

  “刚才都提醒他了,可还要出去,可见是不把规矩当回事,那是自己作死,怪不得旁人。”

  “少了个大人,多半是去通报五城兵马司的人了。”

  “城外是巡检司吧?”

  “不,听闻这边以后还要修外城,所以还是五城兵马司的人。”

  “咦!那以后这边可就大了,想想那外城要扩到什么地方去。”

  “……”

  出家人不关注世事是不可能的,他们首先是人,其次才有了教派赋予他们的身份。

  僧道!

  “谁!站住!”

  这时外面传来了厉喝,那些年轻的僧道都跃跃欲试的想出去看热闹,却被师长给呵斥了回去。

  “伯爷……”

  “是是是,小的定会注意这一段的巡查。”

  外面的喧哗起的快,消停的也快。

  几个老道在一起窃窃私语,然后出了客栈。

  “居然是一位伯爷?”

  “哎呀!刚才真是看不出来,你看他吃面条唏哩呼噜的,和那些苦力差不多,哪像是一个伯爷的模样。”

  几个和尚在一起商议了片刻,稍后就有三个和尚出了客栈。

  这是什么意思?

  那些僧道都在看着,觉得师长们的举动有些诡秘。

  ……

  今夜的星光灿烂,空气中传来阵阵泥土的味道。

  “知道这是什么味道吗?”

  方醒问道。

  刚被盘查了一番的一个道士愕然道:“夜风的味吧。”

  春风吹拂着,微冷。

  方醒说道:“春耕了,泥土被翻了起来,这是泥土的味道。”

  两个道士尴尬的笑了笑。

  “兴和伯,此次册封太子殿下……以后会是个什么章程?”

  一个道士看着方醒问道。

  那队巡夜的军士已经远去,家丁们在周围看似懒散的巡查着。

  “你们是什么章程?”

  方醒反问道。

  两个道士相对一视,面色严峻的道:“兴和伯,我等在乡野自然要导人向善。”

  这话太过空洞,正好来了和尚,方醒就问道:“方某只是长夜无眠,诸位大师这是为何?”

  一个和尚近前道:“可是兴和伯当面?”

  方某,伯爷,这些方外人就凭着这两个就确定了方醒的身份。

  所谓的方外,从来都不是真正的宁静之地。

  方醒点点头,两个和尚合十为礼。

  “兴和伯,明日我等就要为太子殿下祈福,为大明祈福,这是应当。归程之后,我等自然会青灯古佛,只是不知以后……”

  老朱家大抵是偏向道家的,所以给了龙虎山那家人真人的称号,虽然没给天师,不过相对于佛家来说,已经很是优待了。

  不过随着朱棣靖难成功之后,姚广孝对宗教的影响力就显露出来了。

  庆寿寺的存在一直是个异数,大报恩寺的重建更是佛家重新出世的预兆。

  可在朱棣的眼中,能帮助自己的教派才是好教派。

  所以道家依旧靠着当初的主动投靠过的很滋润。

  不过佛家虽然不冒尖,可日子依旧不差。

  请收藏:https://m.2022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