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百五十六章 离职之行_大宋超级学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条红线,不能容许越过黑水,一旦室韦人强行南下,陛下就要迅速出兵镇压驱赶。”

  其实范宁担心的是室韦人一支,蒙兀部,也就是后来的蒙古人,不过这个部落现在还没有出现,范宁也不能说得太多,只能让赵顼自己去关注了。

  “太师还要回京城吗?”

  范宁摇摇头,”我打算去鲸州,参加鲸州的首个建县仪式,然后再去鲲州,然后再去泉州,在泉州汇合后乘船南下。”

  赵顼探口气,“太师这一走,不知朕什么时候才能再见。”

  “陛下,微臣的南陆道安抚使兼总督,至少每隔两年会回京述职一趟,陛下就不用担心了。”

  赵顼想想也对,他点点头又问道:“对大宋内部的变法,太师怎么看?”

  “陛下,微臣是改良派的首创者和倡导者,事实证明,改良派是成功的,不仅有效缓解了各种矛盾,还避免了大宋出现分裂,陛下,大宋一旦出现改革派和保守派,就会不可避免地出现党争,这是朝廷的毒瘤,若不及时清除,大宋迟早会毁在它手上,微臣不敢奢望陛下成为改良派,只希望陛下能够多听听朝臣的意见,千万不要独断决策。”

  赵顼微微点头,“太师说得很对,朕记住了!”

  “陛下,臣要告辞了。”

  “去吧!替朕好好治理南大陆。”

  当天晚上,范宁带着百余随从乘船连夜离开了辽阳府。

  众大臣送他上船,望着大船远去。

  从此,范宁的身影和影响力便渐渐在朝廷淡去,但他的名字却一直被朝廷铭记。

  …………

  范宁乘坐的两艘万石大船出了辽河,又转到高丽半岛最南端的耽州。

  耽州是范宁开拓海外的第一个州,但目前也是发展最弱的一个州,一是岛上资源不多,人口少,其次是宋朝和高丽的贸易一直没有起来,另外,耽州也担负着宋朝和鲲州之间的中转站。

  耽州知州叫做沈南生,他热情接待了范宁的来访,并带他参观了耽州的主要经济区。

  两人走过一片片丘陵,两边都种满了一望无际的柑橘树。

  “殿下,耽州目前主要以农业和造船业为主,农业是种水稻,能解决粮食自给,另外,耽州柑橘很有名,京城叫做‘耽柑’,皮薄、汁多、甘甜,非常受欢迎,每年向京城输送柑橘达三百万大筐,仅此一项,耽州的收入就是两百万贯,然后买回布匹、茶饼等各种日用品,还略有盈余。”

  范宁点点头问道:“柑橘也分大年和小年吧!如果是小年份,产量偏低,收入就会锐减,那时怎么办?”

  “除了新鲜柑橘送到京城外,我们还用柑橘酿酒,卖到高丽,每年也能净赚七八十万贯,再就是造船!”

  “造船?”

  范宁顿时有些惊讶,“我怎么不知道耽州还有造船业?”

  “启禀殿下,耽州造船都是造千石左右

  请收藏:https://m.2022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