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53章 平均主义?_我在三国搞经济霸权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确实有这么一回事。”蒋琬说道,“成都的冶铁坊也已经在半年前采取高炉,但因为益州的铁矿开采与运输,比荆州难度要大一些,所以农具生产推行相对慢不少。”

  “如此说来,只需要农具推行充足,一户人家是完全可以耕种五十亩地的?”

  这个时候,诸葛亮说话了。

  这是他最关心的一点。

  其实关中均田也存在这种情况,而且诸葛亮这个问题的原因也非常清楚,他曾经多次走访过。

  只是民间农具问题,是自古以来都存在的问题。

  更何况现在还是战争时期,战争愈演愈烈,朝廷自然将铜铁往军方倾斜一部分。

  “只要农具充足,是完全可以完成的。”李衡说道。

  “若一里一起耕作,能否完成更多呢?”樊建说道,“一户在耕种完五十亩后,完全可以再开垦新田。”

  李衡道:“如果一里一起合作耕作,不但不会完成更多,还会减产。”

  “大将军此话怎讲?”樊建道,“人们一起劳作,一起完成那些事,怎会减产呢?”

  众人听李衡这么说,都感到惊奇。

  这不是基本常识吗?

  杜琼道:“大将军,我军男子耕战,女子织布,工匠制造,方有富国强军,众人一起做事,肯定会做得更快、更多。”

  李衡道:“那杜太常愿不愿意去帮户部处理公务呢?”

  杜琼愣了一下,说道:“朝廷上下,各司其职,我为太常,若随意干涉户部,岂非乱套?”

  “那为何会乱套?”李衡继续追问道。

  “权责不明,功过不明。”

  “太常说得在理,朝廷让二十五户人家,协同去耕作一大片田地,二十五户人家如何分工呢?”李衡问道,“谁耕种了多少田,最后哪一户能得多少粮食?”

  杜琼立刻沉默下来。

  樊建却说道:“二十五户平均分。”

  “均分?”

  “对,均分,均分与均田,相得益彰。”樊建又道。

  “既然每一个人都知道丰收的时候会均分,为何还要全力去做事?”李衡道。

  不等樊建继续说,李衡突然问姜维:“伯约,我们都是带兵打仗的,请问带兵打仗,军功均分,可行?”

  姜维愣了一下,严肃地说道:“军功怎能均分!军功要按照每一个士兵的杀敌情况来定,若都均分了,到了战场上,士兵都指望别人杀敌,还如何打胜仗!均分是大忌!”

  在场所有武将都纷纷响应姜维的话,连魏延也哼道:“再蠢的将领,都不会想着均分军功。”

  “那为什么会有人提出一起种田,一起均分粮食?”

  “种田和打仗不一样,种田不需要冒着生命危险。”樊建继续说道,“只需要在二十五户中,选一位里长来监管即可。”

  “监管谁偷懒吗?”

  “是的,这完全可以做到。”

  “朝廷如何确认在这个里长的监管之下,这一

  请收藏:https://m.2022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