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十八章 闻谄谀则喜,见小利而动_三国:开局来个反贼系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下言我屯兵在柴桑乃是畏敌,我欲进兵讨敌,好教朝中众人知道我这仲国第一大将名不虚传,才好彰显某家威风!”

  刘辟、龚都本是贼头,王伯当前世也是瓦岗豪杰。知道董平此举已是抗命,袁耀不仅没有怪罪,反倒加以封赏,一个个对袁耀也是颇为信服。

  待到董平说完,众人一齐举碗喝道:“愿随将军,进兵江夏,生擒周瑜!”

  说罢众人一齐一饮而尽。

  李密本来见着袁耀派使者来了封赏,心中已生不妙之感,此时见着此般情况,脸上却是闷闷不乐。如今又听到董平扬言要取江夏,又见众将似乎又都愿意,更是大惊,连忙起身劝道:“酒宴之上不应谈军国大事,以免昏误。”

  董平听见李密之劝,却是当众指责。王伯当见着立马来劝:“将军息怒,李玄邃说的也是在理。”

  董平听着于是不再说此事,众人宴毕尽兴而归。

  当夜二更,李密却来见董平道:“将军莫非真要进取江夏?”

  董平回道:“我既已开口,自然是要进兵。”

  李密闻言叹道:“其中利害,前番我已说明。袁耀封赏乃是堕将军之心,又以言语激将军出兵,实乃袁耀诡计。将军若此时出兵江夏,只怕江夏未得,自己手下这两万兵马却也未必保得住了,徒为他人火中取栗也。”

  董平听着李密如此说却是大怒道:“我自随陛下以来,收降刘辟、龚都,诈降大破刘勋,庐江破皖城,潜山战孙策,却也立下不少功劳,先生怎地如此轻我?

  再说陛下待我如此之厚,我也当尽心竭力报答,此乃‘士为知己者死’,怎能称作是‘为他人火中取栗’?先生亦受陛下封赏,不思尽忠报国,怎地如此挑拨离间?”

  李密闻言色变,知道董平已被袁耀小小封赏所折服,心中暗自想道:“此人闻谄谀则喜,见小利而动,虽是颇有勇力,可助此人断不可成大事。”

  于是向着董平作揖道:“将军所言甚是,如此之话某日后不会再提。既然将军已决定要出兵江夏,还当早早做好准备。周瑜此人机略无双,荆州兵在他手上屡吃败仗,之前潜山之时,我军战的如此艰难,想必也与此人脱不了干系。

  如今杨玄感五千人在寻阳江北,我军驻扎柴桑正在江南,不如江南江北两路同时进兵,粮草辎重尽屯柴桑口,再以王伯当驻守,从长江漕运粮草。如此纵是周瑜再厉害,我军只徐徐图之,料之也不会出多少差错。”

  董平听了李密之言大笑道:“先生果然计策百出,我有先生不惧周瑜。如今便按先生意思办。先生之前教我之计,我知也是先生为我着想。此事并无第三人知晓,我定守口如瓶,还望先生放心。”

  李密闻言谢过董平,又作长揖这才退出。

  次日董平升帐,先是在袁耀所派使者面前受了拜将,接着又叫人赶制一面大旗上书“大仲前将军双枪将董平”。接着又派人通知杨玄感领兵五千走江北进军,自己则与李密领兵一万自江南进兵,王伯当留三千人驻守柴桑负责后勤运粮,又让刘辟、龚都带两千兵马前去寻阳接管杨玄感防务。

  众军安排得当,董平扬旌,目标直指江夏!

  请收藏:https://m.2022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