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一章 江淮名臣_三国:开局来个反贼系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刘太守,此次我来乃是奉我家吴侯之命,来赠珍宝财货。我主素闻刘太守威名,近日我主得封扬州牧,朝廷诏令我主讨伐袁耀。

  然而以我江东之兵去讨袁耀,必要途径贵地,我主虽无侵犯贵之意,然恐兵卒难以管束,万一产生摩擦,再起刀兵,对于我两家也殊为不妙。

  素闻太守也是奉忠克己,忠君体国之臣。袁耀小儿不知天命,竟敢犯上作乱,僭越称号,定步其父之后尘。以吴侯意,欲与太守结盟,令太守引庐江之兵为朝廷讨逆,我主可为太守镇守南方,定不让山越,豪帅进犯江北。不知太守之意如何?”

  吕范过了长江便直奔皖城而去,皖城便是庐江郡治所。昔年庐江乃是袁术遣孙策攻下,当初袁术许孙策若破庐江便让孙策为庐江太守,然而后来孙策攻破庐江,袁术却出尔反尔,将刘勋封为庐江太守。

  刘勋在此经营多年,再加上深处袁术势力的腹地,虽然袁术连战连败,但庐江却并无多少战火,故此庐江在东南之地,颇为富庶。

  后来袁术兵败,袁军的残兵败将散落江淮各地,刘勋趁机收拢了不少袁术的兵将,实力在东南也颇为雄厚,渐渐脱离了袁术的控制,自成一方势力。

  若是袁耀没有穿越,按照原本的历史线,刘勋会半路截击准备投靠孙策的袁术的残兵败将,袁耀等人也就到了庐江。后来刘勋被孙策讨灭,袁耀等人又随着庐江被孙策攻破,转而流落江东。

  不过现在袁耀穿越过来,倒是稍微改变了一下历史,袁耀并没有去投奔孙策,也没有被刘勋截击,反倒在九江郡又玩起来了。

  再加上汝南又没有人管理,在袁耀讨平了一些内部的流贼之后,虽然跟袁术巅峰势力相差甚远,但是放在东南的诸多势力中,也算一股不小的势力了。

  刘勋心中对于袁耀,自然也如同周瑜说的一样,早就颇为忌惮,只不过担心孙策会趁着自己去打袁耀偷袭庐江,所以这才迟迟不敢动兵。

  此次孙策派吕范过来示好,刘勋自然欣喜,便道:“吕范先生所言甚好!我早有意为国除贼,报效朝廷,今有天子诏至,定将奉诏讨贼。你且回报你家吴侯,我这就调兵遣将,去伐袁耀。”

  “太守如此深明大义,有太守这般忠君体国之臣,何愁大汉不兴?我这就回禀我家主公。”

  吕范见如此轻易就说定了刘勋,自然是大喜。就在吕范以为大功已成之时,突然有一文士闪身而出道:

  “太守不可!此乃孙策调虎离山之计也!寿春毕竟乃袁贼伪都,经袁术经营多年,城坚池深,攻难守易,不可旬日破之,到时兵疲于外,而后方空虚。孙策必乘虚而袭我,则后不能独守。是将进屈于敌,退无所归。若军今出,祸将至矣。到时追悔莫及,还望太守三思!”

  请收藏:https://m.2022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