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23章 国号_三国:开局来个反贼系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董平自将求援信发出,便有袁耀亲提一万兵马坐守豫章。原本董平留刘辟、龚都二人守着豫章,可二人见到袁耀来后,自然将兵马全都交由袁耀指挥。

  董平听得袁耀援兵到来连忙去请袁耀速速发兵来救,可一连派出七次信使,只回报兵粮未足,士气不振,不可发兵。

  一连七次都不见袁耀发一兵一卒来救,董平心中更是焦急又来向李密求计。

  李密这才得知袁耀此时已经到了豫章,不由叹息一声,心中暗道本能成就大业,怎奈董平胸无大志,落得如此尴尬境地,如今只能设法击破周瑜,甘心为袁耀做嫁衣。

  想到此处,李密也不愿与董平再谈大计,只口中随意应答董平道:“许是陛下一路攻打江东,军士疲敝,更兼寒冬,将士不肯用命,故此停滞豫章不前。”

  董平闻言亦叹了口气,怒道:“如今我军亦是如此,兵将皆不肯用命,为之奈何?”

  李密闻言低头沉思一阵想到如今纵使用命打赢周瑜,却要损不少兵马,此时不如暂且班师,也能保存实力。

  想到此处,李密便同董平道:“不如暂时退兵柴桑?想战国之时,秦军出,而六国合纵抗秦,秦军退,则诸国又复内斗。如今孙策已死,若无我大军逼迫,我料吴军必生内隙,到时逐个击破,尚未晚也!”

  董平哪里知道李密转眼间便想出这么花花肠子来,只是想了一阵战事,自觉再打下去只怕也未必能胜,于是叹道:“也好,既是如此,我这就下令班师。”

  说罢董平便下令全军班返回柴桑,又派人前去豫章禀告袁耀。

  袁耀听得董平竟然班师之请,虽然有些愕然,但转念一想,董平此时进未必能胜周瑜,退豫章也已在自己手下,如此进退维谷,也未有其他良策,不如班师。

  袁耀再一想董平麾下毕竟也是自家兵马,若逼着董平继续攻打周瑜,到时候战败也折损的是自家势力。如今袁耀刚吃下江东,还需慢慢梳理。虽然未能彻底剿灭周瑜,也算留个隐患,可纵使打赢周瑜,拿下江夏,刘表定然不喜,袁耀此时定然无力再与刘表一战,索性还是同意董平班师。

  董平班师之后,袁耀又将董平兵马抽走五千,只留一万驻守柴桑口,防备周瑜、刘表。

  又将从董平那里抽走五千兵马及自己带来一万兵马留下五千,交由呼延灼统领驻守豫章,自领五千兵马班师回到会稽。

  回会稽之后,袁耀又将卢俊义、及梅乾一军,还有朝廷调入南方,又令关胜领一万兵马驻守江北九江、庐江二郡。

  一番调动之后,年关已近。崔浩又上表言道:“如今国家刚下江东,人心未定,当改国号以示正统。”

  紧接又言:“早有谶语‘代汉者,当涂高也。’涂通途路也,路高即长,意为代汉之路不易。仲为第

  请收藏:https://m.2022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