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十一章 李密三策_三国:开局来个反贼系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老僧入定一般的姚广孝听到袁耀问计于自己,姚广孝却是不急不缓,把目光转向坐在角落里的李密道:“陛下何不问问李玄邃?我料李玄邃必有计较!”

  原本挂机的李密突然被姚广孝点名了,慌忙起身答道:“国师智计无双,我等比之国师岂非萤烛比于皓月?”

  见李密还想划水,袁耀摆手道:“李参军过谦了。国师既然叫我问计于你,想必参军必有高见。还望直言告知。”

  董平也在一旁附和道:“没错,我看先生之智不下国师,先生还是直说吧!”

  董平之前在潜山救了袁耀一命,又被袁耀升了一级官,原本只剩下两三千人的汝南军也被扩到了五千人。原本对袁耀的不满此时早已抛之脑外,故此也在一旁帮着袁耀说话。

  李密见此时不说话肯定是混不过去了,先是向袁耀恭敬一礼,接着又向姚广孝一礼,“既然如此,在下便斗胆一述拙见了!”

  “陛下之议讨伐曹操,臣以为不可取。曹操如今主力虽然绊在官渡,可徐州仍有陈登御守。臧霸就在青州,若听我军北进,说不得会放弃青州,回援徐州。曹军在中原大战数年,兵士剽悍,我军未必便胜曹军。此乃一也!”

  “若与袁绍联手破曹,纵破曹操,袁绍此时名为汉朝大将军,不知天下姓袁姓刘!此乃二也!”

  “纵袁绍有意代汉,而袁绍强而我弱。纵取天下,想必袁绍不肯轻易让之。到时两家再起刀兵,不免尴尬。此乃三也!”

  “有此三者臣以为陛下此计不可取!”

  “哦?那玄邃可有他谋?”

  李密听见此问思忖片刻道:“我有三策可供陛下决之。如今孙策大队绊在荆州,江南正是空虚。陛下若领大军渡过长江,可先攻柴桑口,断孙策归路,则江南尽为我所有。此乃上策。”

  “我军直接南渡,连结当地豪杰,并山越土著共举大计,待孙策回军途中设伏,则江南之地属谁,尚未可知。此乃中策。”

  “陛下北上攻徐州,与袁绍合力灭了曹操,再与袁绍逐鹿中原。若事有奇变,则或可成帝业。不过太过冒险,故此则为下策。”

  袁耀听完哈哈大笑道:“国师高见,李玄邃果有妙策,只是这上中二策,朕尚需斟酌。方才朕说要北上攻打曹操乃戏言耳,特以此来试诸将心意。既然诸位皆有心与孙策一战,朕意已决,不日即当发兵南征,此番定要一举拿下江南,一揽江东六郡入彀中!”

  听得袁耀命令一下,众将皆是大喜。呼延灼因长时间驻守后方,前几次大战皆未参与,此番向袁耀申请也要随军南征。

  想到曹操现在估计也不可能来捅自己屁股,于是便留张勋留守后方。这些时日里袁耀已将江淮流民安置七七八八,从中选取精壮充入军中。加之之前所俘陈兰、雷薄、刘勋兵马,也都收降,此时袁耀已有近三万兵马。

  此次南下是准备一举消灭孙策,故此袁耀意欲亲征,以倾国之力带两万八千人南下。而其他各郡御守空缺之处,则由衙役、劳役等加以充数。

  各方都在加急准备,可袁耀这两日却突然闭门不出。姚广孝此时找到袁耀道:“陛下可是有难心事?我可为陛下排忧解难!”

  请收藏:https://m.2022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