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百九十五章 西藏战役_雄霸天下之光绪大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团小一些。其下设“如本”(同于营长)、“甲本”(同于连长)、定本(同于排长),“马基”为藏军总司令。目前集结在昌都的共有九个代本,万余兵力,可以说集中了藏军的主力。担任“马基”的,是主张死战到底的噶伦阿兰巴・拉旺多吉。

  藏军的武器十分落后,虽然之前出于独立野心,通过亚东口岸,从印度购买了三批,一共千余只步枪,但是仍然还有大批火绳枪、弓箭、刀矛等,装备水平与近卫军天上地下,完全不可同日而语。而且藏军是世袭制,父子相承,战斗意志也非常软弱。

  但藏军也有自己的优势,首先是熟悉和适应高原地形;其次机动性很好,不仅是骑兵多,而且步行速度相对也很快,因为不存在高原反应问题。

  通过对各方面信息的分析,聂士成认为,达赖集团毫无战略思想,对军事战术一窍不通。

  作为liliang较弱的一方,达赖集团应该放弃正面决战,收缩兵力,拉长战线,与近卫军打游击战,充分利用天时地利,多点小规模的袭击,zuihou拖垮近卫军。

  但现在达赖集团明知实力差距,却把主力派来昌都,挡在大路上进行决战,企图“御敌于国门之外”,何其愚也!

  因此攻占昌都是次要的,关键是要歼灭藏军主力,如果让藏军撤回西藏,事情就会变得非常刺手。

  根据这个认识,聂士成在7月初就秘密派出一支偏师,由少将卫汝贵指挥两个步兵团和一个骑兵营,沿着侧翼实施外线远距离大迂回。

  在半个多月的时间里,卫汝贵部4000余人从青海西侧插入西藏东北部,穿过横断山脉,金沙江和澜沧江,忍受着空气稀薄、饥寒、劳累等痛苦,日夜兼程,17天走了700多公里。

  由于连续行进,许多战马死亡,不少骑兵变成步兵,终于在7月22日,到达昌都以西的恩达,从后方切断了藏军撤往拉萨的退路。

  7月23日,聂士成率领全军渡过了金沙江,攻占了德格岗托和宋瓦卡美,随后又分出一路兵,命令少将周盛波率领两个团三千多人,从南侧攻击昌都,他自己率领5000人,开始从正面进攻昌都。

  7月24日,聂士成对昌都前面的足雍关口发起了猛攻。精准的野战炮对藏军的碉堡进行“定点清除”,jishu精湛的近卫军炮手,甚至将炮口朝天,利用弹道的曲线弧度,就像打迫击炮一般,让炮弹飞越山坡攻击藏军。

  这些可怜的藏军官兵,哪里见过这样的打法,觉得敌人的炮弹好像“有鬼魂附体”,否则怎么会从天而降,追着自己打呢?迷信的士兵们觉得对方有神灵相助,士气更加迅速崩溃了。

  24日夜,聂军已经攻占了足雍,歼灭了藏军整整两个代本,还重创了两个代本,杀死和俘虏藏军将近4000人,而近卫军伤亡不到100人。

  与此同时,南路周盛波部也攻占了芒康,歼灭藏军一个代本,卫汝贵部也攻占昌都后方的拉贡,近卫军已经对昌都形成了三面夹击的态势。

  藏军哪里见过这般如狼似虎的打法,短短几天,四面八方全扑了上来,一点喘息时间也不给,“马基”阿兰巴・拉旺多吉彻底慌了手脚,完全没了当初“拼死一战”的狠劲儿,他向拉萨报信:“形势万分危急,要么速速增援,要么快快和谈,我军只怕拖延不了多久。”

  消息传来,拉萨上层贵族一片大乱。

  战报传回北京,丁云桐一笑,他的判断是正确的,看上去蒙藏两地战事顺利,其实是有国际背景的。

  此时欧洲各国正在为如何瓜分非洲,吵得不可开交,一共14个国家正准备在德国柏林召开会议,划分彼此的shili范围。也正由于此,英俄两国才会没有多余的精力,来干涉中国政府对于西藏和外蒙古的“再征服”。

  丁云桐心中大定,又把眼光投向日本,此时的日本内战已经到了关键时刻。

  请收藏:https://m.2022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