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58章 东征讨郑(七)_明末屠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笑,“主题不鲜明,叙事不生动,挖掘不深入!嗯,还是差评!”

  秀才再次愣住,尔后皱着眉头思索了一番,然后陪着小心,“敢问将军,这个马屁,我要怎么拍,你听了才舒服?”

  杨炯哈哈大笑起来,“来来来,秀才,我教教你。你可以这般说——将军,这一仗,是我虎山军扫平岭南,震慑东南的大仗和硬仗,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可以说是我虎山军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关键事件,必将在我虎山军建设发展的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将军深谙用兵之道,无论是排兵布阵,调兵遣将,还是把握时机,捕捉战机,无一不是恰到好处,妙不可言,体现了非凡的军事天赋和高超的指挥艺术,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还有,将军身先士卒,带头冲阵,赴战场如履平地,破军杀将易如反掌,可谓是光环耀眼,霸气侧漏,神格已成……”

  秀才越听越心惊,嘴巴渐渐张开,直至可塞进一个鸡蛋。待杨炯说完,秀才这还慢慢回过神来,尔后恭恭敬敬、小心翼翼地询问道,“敢问将军,你是从哪里学来的这些马屁功夫?”

  杨炯瞬间尴尬了,憨笑立马消失,然后扭头看向远处,当作没听见秀才的问题。

  哼,我会告诉你么:我可是伟大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干得了实事,拍得了马屁,本事大着呢!

  ……

  夜色已深,追击郑军的将士均已返回,属于虎山军将士庆祝胜利的时刻终于到来。

  原野上,到处是熊熊燃起的篝火堆,士卒们一个个欢声笑语,喜笑颜开,时不时传来“要回衡州喽!”的欢呼嚎叫。只可惜,征战在外,没有酒水,少了些助兴的东西。好在胜利便是最好美酒,再加上“回衡州”的心愿即将实现,士卒们依旧兴致勃勃地围坐在一起,久久不肯散去。

  大帐里,一众指挥使和千夫长也在闲扯瞎聊。

  李文贵神色亢奋,手舞足蹈,“……打仗,就是打架!谁够狠心,谁就占上风。你看,今天我们左翼,就是不怕死,一开始就把郑军的士气给压下去了,然后就一直压着他们打……”

  一旁的胡素见了,撇了撇嘴,把脑袋偏到一边。其他指挥使见了,也是一脸苦笑和嫌弃。王威平素跟李文贵私交不错,见他一个人在那说个没完没了的,便出言劝道,“文贵兄弟,你就不要自个一顿瞎吹了。大伙天天在一起,谁还不知道谁。你可别把青皮流氓那一套拿出来吹嘘,当初在虎头山上,怎么没见你敢跟大当家动手?”

  李文贵听了,顿时蔫了。

  胡素见状,立马补上一句,“嘿嘿,青皮流氓,最是欺软怕硬。遇到大当家,他还不怂?难道皮痒痒,想挨揍?嘿嘿!”

  王威劝说,李文贵只得听着,但胡素开口,李文贵便不乐意了,立马阴阳怪气地回道,“大当家,那不是一般人,我李文贵知道好歹,知道轻重,自是不敢得罪!不过,在虎头山,我李文贵可算是元老,在最难的时候都呆过,那是真把虎头山,把虎山军当家的。嘿嘿,可不像某些人,不过是为了二两的饷银,才上的山!”

  胡素瞪了一眼李文贵,不过没再说话。在胡素看来,刚才李文贵这番话,明显就是抬高他自己的资历和地位,若是再争执下去,岂不是说大当家用人不公,让新人赶上了旧人。兄弟们之间有争执可以,但若是扯到了大当家身上,那就不好了。

  一旁的王扬名听了两人的明争暗斗,嘴角动了动,不过最终还是没有说话。

  杨炯坐在自己的位置上,笑吟吟看着、听着,神色惬意,心里清明。

  党内无党,帝王思想;党内无派,千奇百怪。有人的地方就有恩怨,有恩怨的地方就是江湖,江湖无处不在。在杨炯看来,无论是太祖的话,还是武侠段子,都是很有道理的。

  李文贵吹牛,是无心之失。王威出言劝阻和调侃,是因为两人关系好,不想李文贵得意忘形,得罪其他人。胡素出言讽刺,则说明李文贵平素性格张扬,确实在言谈举止上,得罪了不少兄弟。至于王杨名的反应,又说明原衡州卫系统的军官,也不太喜欢李文贵。

  唉,可怜的文贵兄弟!

  请收藏:https://m.2022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