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97章 杀官取信_明末屠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我是知道,接来下,咱们是走水路。反正是坐船,又不是靠脚走路,多带些物品,倒也无妨。嗯,倒也无妨。”

  话说得理直气壮,语气也是云淡风轻,但杨炯却是听出了几分羞愧。

  杨炯听了,也云淡风轻地回道,“走水路,湿气必然重。依孩儿看,还得购置一些驱寒的食材和药材。像表寒的麻黄、桂枝、羌活、生姜,驱里寒的肉桂、附子。这些,多多预备些!”

  眉头一扬,杨西施揶揄道,“世人总爱听信谣言,说我儿是屠夫,是呆子。让他们听听,我儿连表寒里寒的辩证之理都知晓!确实是,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见话题成功转移,杨西施再无羞愧之感,杨炯也很开心,便接道,“嗯,有其母方有其子。娘聪慧过人,儿子怎么可能笨到哪里去!”

  用眼力劲说话,聊天的氛围自然差不多哪去。一番闲聊,杨西施主动说起了正事,“九江已破,炯儿何日东下?救兵如救火。炯儿既是决意北上抗虏,那就得早日赶赴关外才行!”

  杨炯点了点头,皱眉回道,“现在正在找船。城里最大的船行,九江船行的东家跑路了。这次九江的事……”

  杨炯把从张敛非那里掏出来的口供,给杨西施详细说了一遍。

  沉吟好一会,杨西施蹙眉说道,“这样一来,便说得通了。神州板荡,烽烟四起,宗室也开始不安分了!只不过,衡州有王气么?”

  杨炯梳理了一下后世的知识。吴三桂在衡州称过帝,但不久就挂了,笑话中的大周在不久后也灰飞烟灭了。除了吴三桂称帝外,衡阳最出名的,莫过于抗日战争期间的衡阳保卫战。

  衡阳保卫战,是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军队和侵华日军在中南重镇湖南省衡阳市发生的一场著名会战。这场战役,从1944年6月23日开始,到8月8日结束,历时47天,共打死日军约2万人、伤近6万人,打破了日军大本营原计划7天之内打通湘桂线直抵滇缅的黄梁美梦。我方守军牺牲1万6千余众,最后仅存1200余人。这是中国抗战史上敌我双方伤亡最多、中国军队正面交战时间最长的城市攻防战,被誉为“东方的莫斯科保卫战”。因此,衡阳市也被誉为抗战纪念城。

  回忆了一番,杨炯心情沉重地摇了摇头,“此时桂王的折腾,是瞎折腾。如今国战在即,这么一弄,不是亲者痛、仇者快么?难道我去不了辽东,就掉头臣属于他不成?”

  “什么脑子?!”

  见杨炯这般说,杨西施反倒不同意了,“炯儿,这桂王的手段,看似下作。但依娘之见,下作是下作了一点,但却实在管用。若不是我儿能征善战,这九江城,可是旦夕可下的?当年南唐举国皆降,唯独九江不降。赵宋挟灭大国之威,还不是拿不下九江城。一旦我们顿兵城下,粮草不济,必定难逃一劫。最好的结果,也不过是灰溜溜地回衡州……”

  “……桂王府的好算计!只不过,却是小看了我儿,徒添笑料罢了!哼!”

  杨炯有些后怕地点头同意。自己的这个老娘,除了在乎容颜、喜好奢华外,其他的满满都是有点。当然,最最厉害的,还是眼光见识,还有对人性的深刻洞悉。就像刚才说话,杨西施从头到尾都没有提,要在九江驻军或者就停在九江什么的。

  末了,杨西施笑着提了一嘴,“俗话说,请神容易送神难!衡州卫打下了九江城,想必有人很头疼吧!那些个当官的,必定成天想着,如何才能把咱们这支客军给送走吧!”

  “往往很多时候,是皇帝不急太监急!如今,既然九江城在咱们手上,那自然有太监会急的!”

  顺着杨西施的话一想,杨炯眼睛一亮,陡然轻松许多。

  是呀,皇帝不急太监急!想问题,不要单单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很多时候,换位思考,往往就会更加客观开阔。如今,九江城丢了,知府张敛非掉了脑袋,死人还怎么担当罪责?

  这时候,轮到张敛非的上司头疼了!

  请收藏:https://m.2022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