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八十四章美食故事_回乡小农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川成都北门外。府河转折之处,有一个叫万福桥的地方,万福桥的北端有座城隍庙每到夏季,城里人就会蜂拥而至来这里乘凉喝茶,特别是清明,中秋,那更是车水马龙,人山人海。

  这天有一对年轻的夫妇,从乡下到城里谋生。看到这里车来马往,人气很旺。于是就在桥头边租了一间茅草屋,开了一家小饭馆。

  这夫妻俩,男的叫陈春富(也有说是叫陈森富),女的叫温巧巧。

  起初。俩人觉得自己本钱小,本事也小,只是随便卖一点小菜便饭,提供些茶水,挣俩个钱养家糊口罢了。

  当时饭馆附近有一家王姓豆腐坊,那豆腐做的细嫩,绵软。每天早上总会做上几板豆腐放在饭馆门口招揽客人。而这条路上呢,来来往往的经常有一些挑着猪肉,牛肉贩卖的小贩。路过的时候也会进到饭馆里歇歇脚,等待客人。

  而饭馆的主要客人都是一些挑油粮的挑夫,每天,他们起早摸黑,进城送完了粮油,回到万福桥时,个个都是人困体乏,饥肠辘辘。

  于是就会三五一群,搭个伙儿,大家分摊一下钱,割上几两猪肉或者牛肉,或者再来上几块豆腐,再端上一个钵子,来到饭馆。将挑油的油篓倒立,把余油一点一点地滴入钵子里。最后他们拿这些食材以及油一块交给老板娘请饭馆代烧。

  陈妻温氏知道,这些下苦力的人口味吃的重,偏好麻辣鲜烫。于是,她就用自制的粗辣椒面加上些花椒面、豆豉,再把客人买来的肉切成片,一起烹制豆腐。

  结果,这么做出来的豆腐,红亮诱人,麻辣鲜香,而且又热又烫,挑夫们吃起来解馋、解饱,还解劳。

  就这样陈妻有着“麻、辣、烫”风味的豆腐,一传十,十传百,就散布开来。而这位陈妻温巧巧,人长得白净漂亮,聪慧贤能,非常讨人喜欢,而且性格开朗很有亲和力。

  她的丈夫陈春富呢?脸上有麻子,坑坑洼洼的,周围的街坊邻居都叫他陈麻子。既然是陈麻子的老婆,大伙儿都戏称温巧巧为陈麻婆。

  豆腐出名了,大家伙儿自然也乐得称呼它为“麻婆豆腐”。于是,麻婆豆腐就这样被叫了下来。之后经一代御厨,川菜一代大师关正兴的改良,麻婆豆腐就这么流传至今,成为了川菜的一道极为出名的代表菜。

  “故事讲完啦,小伙子们都听明白了吗?”王勇笑着香味道自己身边的一帮小家伙儿们问道。

  “听明白啦!”小家伙儿们异口同声的回答,之后就纷纷七嘴八舌地开始发表自己的见解。

  “不是麻子阿婆做的,是因为老爷爷才是麻子,他的老婆就是麻婆。”

  “是因为老爷爷的脸上有麻子,他的媳妇儿就被人叫做麻婆。”

  “都不对,你们说的都不对。麻婆是没有麻子的,她老公才有麻子

  请收藏:https://m.2022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