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七十六章爱心姜与感恩姜_回乡小农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说我?你说说这村里的大事小情的,哪件事你管过?我都这么大岁数了,按理说都到退休年龄了,我这还不是为了你。整天忙的都没个闲空儿,这刚不忙了才歇了会儿,就让你看到了。”

  看到大伯这丝毫没有停下来的意识,王勇赶紧出言打断他。这要是要让他说顺当了。估计今天就啥也别干了,光听大伯给自己上思想教育课就行了。

  “大伯,你先听我说行不?我找你有正事!”

  “就你,还正事?行了你说吧。我看你有啥正事。”

  “哎呀,让你这一说我都忘了我来是干啥了?”

  “我就知道肯定是这样,你这都几回啦?你自己说说。还要脸不?你说你好意思让我这么一个大岁数的老人给你擦屁股忙前忙后的啊?”

  王勇脸一红,他是真有点不好意思了。好像自从自己成为村长以来,几乎没参加过什么会议,上级和村里会议什么的都是大伯一个人唱独角戏,他则是躲在家里偷懒。

  村里有啥事也都是大伯通知自己才知道,几乎就没有啥事是自己主动干的。

  “哎呀,我想起来一件事,刚才碰到村里我二伯,他说镇里的家惠超市现在有便宜的生姜卖,据说才两块九一斤,让我告诉你一声,要是想买的话抓紧时间。”

  王勇一副嬉皮笑脸的样子坐在王大海的办公桌前面,一点也没有因为大伯的数落而心情低下。反正从小到大,被大伯数落的次数太多了,这脸皮早就练的可以百毒不侵了。

  “生姜?这事我知道,是宁福县的营子口镇上下庄村的那帮农民自己种的。前年吧?就是2011年刚入冬的时候,他们生姜不好卖,全市的人都响应政府号召买他们的生姜,让他们免受了重大损失,人家这是看今年生姜价格上涨,回馈曾经给予他们帮助的市民呢!”

  王大海这么一说,王勇也来了兴趣,在如今这个年代,这就是妥妥的正能量啊!

  “大伯咱家买了这“爱心姜”没有?”

  “买啦!怎么能不买?我跟你二爷一起买了一百多斤生姜,连送人带自己吃的,今年才刚吃完。”

  王勇立刻就缠着大伯让他仔细跟自己说说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随着大伯抑扬顿挫,声情并茂的讲述,一个市民献爱心,受帮助者事后返还爱心,感恩市民的故事被娓娓道来。

  2011年,宁福县营子口镇的生姜大面积丰收。这个镇子早在九十年代初期就开始种植生姜,可以说是一个特色种植大镇。

  可是那年整个县里的姜农面对丰收的近亿斤生姜却发了愁,原因自然是虽然丰收了,却卖不上价,甚至后来都到了卖不出去,没人要的地步。

  2010年,价格最高的时候,可以卖到两块多一斤。可是2011年却价格直落到了四毛钱一斤还卖不出去的境地。

  眼

  请收藏:https://m.2022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