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68 研讨个案_官路无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负面评价。这就是我们感觉到有些茫然,为什么工作设想很好?为什么工作做起来很努力,工作从客观上来讲又是一件好事情,反而怎么会得不到应有好的评价呢?恐怕这就是我们面对新的问题。”

  他的讲话与讨论发言,引起了许多媒体记者的兴趣,接了一些采访,但更多的则是引起了下面各市、县政府的广泛重视,特别是在市长、县长们的讨论之中,大家觉得曾省长提出的这个政府领导干部形象优化确实非常必要。

  围绕曾家辉的话题,省、市、县三*级政府的官员们,纷纷讨论了几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形象问题是什么?形成的一种观点是,政府工作过程之中,希望得到好的评价,努力去做,但是事与愿为。为什么会出现这个问题,这些问题到底是什么问题?

  第二个问题,如何解决问题。目的并不仅仅是发现问题,更重要的是理清问题、解决问题。解决问题需要一种什么样的理念?

  第三个问题,解决问题的理念究竟是什么?只有树立起了解决问题的理念,政府才能从工作的方法,工作的艺术上去推动实施,这样才能很好的应对媒体的监督与宣传报道。

  曾省长在讨论之中,提出寻找比较典型的个案来加深大家的印象。他对选择个案还提了原则性的要求,“在相关的问题当中,我们选择那些有代表性的,在相关的案例当中我们选择那些沉寂下来的,而且可以进行深入讨论的个案。而且,这样的个案是每年都有发生的,每个月都有发生的,甚至每天都有发生的,选择这样的典型案例,我们可以看得更深入一些,通过这些典型案例可以能够联想我们当前发生的一些新的个案,也可以跟我们以往的工作能够进行关联分析,我们在分析其他相关案例当中,也要想一想,在我们的部门,在我们的地区,在我们在处理的工作当中,有没有类似的事情发生,如果发生类似的事情,我们应当如何有效地积极应对….”

  在从各级各部门选送的案例当中,曾省长审核抽取了几个案例。

  第一个是公安交警方面的,他与媒体记者与各级政府的“一把手”们,专门针对一个叫马良的人进行了讨论分析。马良是一个外省来三江从事商业活动的人,是三江省城里的一个菜贩,卖菜的。他的工作情况是每天早晨天不亮开着车到郊区去批发运输蔬菜,把菜拉回城里,天亮开始卖菜,这项工作是年复一年,日复一日。

  这个劳作经历很平淡,而且也很单调。可是,马良因为是开车运蔬菜,经历就有点与众不同了,每天在他必经的一条街道公路上,他不知道什么时候被装了单行线的行进标志,马良没有注意到这个情况,特别是在另外的一侧按了一个电子探

  请收藏:https://m.2022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