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52章,弥勒经,玉臂鞲_重生之收藏大玩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明代辅首大缸也修复完成。这两件修复后显示的物品价值,与沉瑜的判断相差无几。

  这时,玉璧鞲已经修复完毕。

  沉瑜取出观察。这件玉器凋琢风格独特,经过修复之后,原本因为保存不善的局部已经恢复,臂鞲已经被变成了一件被保养的很好的古玩,这就是修复空间升级后的新功能。

  他想到臂鞲的作用,就想试着戴上,却发现很难固定。

  找来一些绳子,自己开始给臂鞲穿绳,尝试着将其固定在手臂上。

  戴好之后,沉瑜畅想、模拟架鹰时的场面。就在这时,他的手机响了起来。

  他看到是姚红海的电话,就按下了接听键。“姚哥,是不是有信消息?”

  姚红海说道:“小沉,你在画廊还是在自己住处?”

  沉瑜说:“我在画廊。”

  姚红海:“你有没有时间,我过去找你说件事。”

  “特别欢迎。”

  沉瑜放下手机,让人准备好待客的茶点,然后继续研究玉臂鞲。

  几十分钟后,刻本经文也修复完毕。

  沉瑜放下臂鞲,立刻取出卷轴,打开查看。

  游戏判断,这件卷轴是辽代的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价值区间是20万~25万美刀。

  他把经文仔细看了一遍,经文的外观恢到了能辨识的程度。文中“度”、“般”、“盘”等字均具典型早期手写体风格,很明确的反应了刻经的时代。

  他估算着姚红海快到了,将卷轴放回修复空间。

  不久,姚红海和于倩雨来到画廊,沉瑜请他们二人来到办公室坐下。

  姚红海一眼就看到沉瑜办公桌上摆着的玉臂鞲。直接问道:“小沉,这是你新买的东西?”

  “这是一件辽代的玉臂鞲。”沉瑜故意留下这件玉器,不是为了炫耀,而是表示这两天自己也没闲着。

  他说起了古玩展销会,又说了如何打听消息,以及购买臂鞲的事情。

  姚红海很好奇,整得允许,拿起玉臂鞲观察,然后问道,“这种臂鞲是做什么用的?”于倩雨也凑过来看。

  沉瑜写下了臂鞲两个字,然后说道:“玉臂鞲的功能非常明确,就是为了驾鹘之用。鹘又称鹘鹰,学名矛隼,古代又称海东青,是一种异常凶勐的猎鹰,经过驯化之后可以替人捕猎。

  辽代契丹族自古就有驯鹘捕猎的习俗,游猎时鹘鹰栖于猎人手臂之上,由于鹰爪有力而尖锐,极易抓伤手臂,因此契丹人习惯使用臂鞲来“驾鹘”,从而起到保护手臂的目的。

  咱们国家博物馆,藏有辽代白玉童子执鹘玉凋。

  臂鞲的历史久远,东汉许慎的《说文》中解释:“鞲,臂衣也。”

  臂鞲最早是用皮革制成,在射箭时佩戴,因为古人发现,使用右手射箭,拉开弓之后,左臂非常容易受伤,所以需要用皮革包裹胳膊以起到保护的作用,这就是最早的臂鞲。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古代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更先进的金属臂鞲出现了。

  作为手臂专用防护器具,臂鞲在古代甲胃中以筒袖的形式出现,但其功能仍然是以保护手臂为目的,并最终成为古代战争中的重要军事装备。

  随着辽代契丹游牧文化的形成,臂鞲在最初的实用防护功能之外,融入了更多的装饰工艺,其制作材料也逐渐丰富起来。

  辽代契丹族的臂鞲中有骨、铜、金银、玛瑙、玉石等等材质,而玉臂鞲无疑是其中的顶级奢侈品,是辽代契丹贵族的专用器具。”

  姚红海一边看一边赞叹:“小沉,来你这里一次,长了见识。”

  沉瑜喝了一口茶,问道:“姚哥,你太客气了。今天有什么新消息?”

  请收藏:https://m.2022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