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8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_模拟修仙:从长春不老神功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帝殉葬。

  反正一朝天子一朝臣,纵然是福王登临大位,也需要他们这群文官治理天下。

  能干到这个位置,没一个人是傻子,拎得清是非轻重。

  赵桓把群臣的神情都看在眼里,心里却止不住的冷笑。

  偏偏就是这帮聪明人,外有边患,内有叛乱,还在忙着要结党营私,忙着要以文制武,忙着要损公肥私。

  将偌大一个朔国,治理得天下民不聊生,人命卑微如草芥。

  “臣礼部侍郎巍,冒死进谏。”

  “臣闻国无长君,久之则必生祸患,今太子尚幼,伏惟大王,纂圣昇祚,继明御极。”

  还是礼部侍郎胡巍最先反应了过来。

  当即朝福王深深一拜,语气诚恳地劝进。

  怎料赵桓听完竟勃然大怒。

  “孤训兵起事乃是为匡扶朝纲,如今事成自当还政陛下子嗣,汝等所言,莫非是想让本王做那不忠不义的小人?”

  当初赵琛那厮登基的时候,可没见你们有过担心,如今刀刃架在脖子上,一个个都开始发表老成之见。

  “来人,还不将这贼子给孤叉出去!”

  然而胡巍所言正是一众武将心中所想的,当即眼观鼻鼻观心,恍若未闻。

  见无人有所作为,赵桓一时间有些下不了台,更是佯装愤怒的拔剑,想要亲自动手,同时使了个眼色给台下最近的陈庆之。

  陈庆之当即心领神会将他死死抱住。

  察觉赵桓的怒气着实雷声大雨点小,更坚定了心中猜想,群臣纷纷畅所欲言,一个个恨不得把福王夸成古今无二的贤王。

  仿佛只要福王拒绝践祚,大朔第二天就要灭亡似的,这些人都已经忘记,当初谏讽福王与民争利的也正是他们。

  最后还是吏部老天官一锤定音,一句“天子失德”直接从根本上否定了泰安帝的正统性。

  演足了三请三辞的把戏,赵桓终于勉为其难地在一片山呼声中,如愿坐上了皇帝的宝座。

  【讲真,最近一直用咪咪阅读看书追更,换源切换,朗读音色多,安卓苹果均可。】

  讽刺的是,这帮公卿即便重病卧床,心心念念地都在忧心国事。

  赵桓甫一登基,年号都顷刻呈上来六七个。

  倘若赵琛在天有灵,怕不是停在侧殿的灵柩都要诈尸。

  从一众年号里挑中靖安,取靖除国难,天下安平寓意。

  而赵琛也被废除了帝号,谥号蹇戾王,不悔前过曰戾,不思顺受曰戾,知过不改曰戾。

  就连年号也从泰安二十四年,变成了更早的章元二十八年。

  既是衮衮诸公对泰安帝的全盘否定,也在力图证明靖安帝是从长兄手中克承正统,而非是夺取侄儿的皇位。

  当然,即便如此,赵桓也不忘以清君侧的名义,除去朝中几座最大的山头。

  日后有很长一段时间,朝中都会出现文弱武强的局面。

  作为皇帝,立场自然又和为王时不同,不管有多厌恶文臣,靖安帝也不愿意看到武勋一家独大的场面。

  拔去几个党魁,势弱的文官便不得不依赖皇权,给他当狗,去攀咬得势的武勋。

  贵为九五之尊的自己,则在其中左右调停,如此才是为政之道。

  于是砍了几个老臣的脑袋,又封赏了随他训兵起事的将领,同时也不忘给那几个率先投诚的文官些许甜头。

  靖安朝第一场朝议终于在一片血色中度过。

  是日,陈庆之以攻城拔寨,屡有战功,受封勇毅伯。

  请收藏:https://m.2022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