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三百五十九章 烽火(十一)_重生之抗战悍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为扩大淮海战役的规模,聚歼徐州的国军集团于长江以北创造了条件。毛泽D兴奋地说:“两个野战军联合在一起,不是增加一倍力量,而是增加好几倍的力量。”

  这是刘、陈、邓三位一体中最为辉煌的时期之一。总前委五虎将,特别是刘、陈、邓三常委在战役指挥中与统帅部毛泽D配合默契,珠联璧合。关于刘、陈、邓的关系,有人对此有着精彩的描写:说起他们三个人,也是怪有意思的。三个人都是四川人,都是历经几十年的走南闯北而乡音未改。只不过,他们三个人,一个比一个大几岁,而且,一个人一个脾气。

  刘,高高的个子,戴一副近视眼镜,文韬武略,雅儒温厚。出身于川军,留学于苏俄伏龙芝军事学院,三次出任红军总参谋长的刘司令员讲起战略战术,精妙高深;谈论问题事物,又常常雅俗并至。那种四川歇后语加幽默形象的比喻,常常一语惊人,令四座喷饭。他的老部下们,常想编一册刘司令员妙语集,可惜又怕那些言语过分形象生动,而无法形诸文字。其时刘五十四已过,是三人中的最年长者。

  陈,个子次之,但体胖有加。那圆圆的脸形,厚厚的双下巴,加上一个便便大腹,好一派威风八面,将帅之

  首。他是四川人,当然具有四川人的幽默。其实,岂止是幽默,陈毅将军天生就一副潇洒豪爽、谈笑风生的开放性格。曾经求学于燕京大学,并留学法国的他武,能指挥千军万马;文,则诗兴常发,文章倍出,而且谈天论地,也是妙语如珠,使人听而难忘。这时的陈司令员,四十七岁。

  邓,个子又次之,年龄又次之。这时他四十四岁,不惑已过。比起刘、陈,自有另一番风采。邓不多语,沉稳精明,严肃起来令三军生畏,细致之时体贴入微。他行事果断,意志鲜明,与老友相聚,亦是谈笑风生,用四川话谈古今,故事可也多着呢。邓和刘,相孺以沫,自不必说。邓和陈,同是留法勤工俭学生,话题更多一个,关系更深一层。要说也可算天凑地合,中原战场这个总前委的班子,竟然搭配得这么样的巧,这么样的好!

  总前委组成后,继续紧张的战略运筹。

  黄焕然兵团西撤徐州的计划因为遭遇解放军的包围彻底破产,只得在碾庄地区奉命坚守待援。以碾庄为中心的地区,位于运河以西,陇海路两侧,只有十几个村庄。国军第7兵团各部退到此地区,迅速筑成了以地堡群为骨干,并有纵横交错的堑壕、交通壕的环形阵地,每村有独立的火力支撑点,村与村形成兵力、火力相互支援。兵团司令黄焕然将兵团部设在碾庄,所属之第64、44、100、25军分驻在东。南、西、北四侧。自11月11日起,解

  请收藏:https://m.2022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